老虎机中大奖|葡京澳门娱乐网|
研讨会现场。
浙江在线4月27日讯(浙江在线记者 李月红 通讯员 黄慧仙)这是一群在世人眼中无知识、无人脉、无创业资金的浙江山里人。他们以农民特有的文化和乡情、友情、亲情为战略资源,以农民的智慧、勤劳、勇敢和坚韧为杠杆,创造了在中国快递市场占有半璧江山的“三通一达”和世界快递史的一大奇迹,为中国赢得世界第一快递大国作出重大贡献。
4月26日,由杭州市委宣传部和杭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,我省作家朱晓军、杨丽萍合著的长篇报告文学《快递中国》研讨会在杭州举行。与会专家认为,在作为中国电商之都的浙江杭州,快递业与浙江创造、浙江精神密不可分。
100多万字笔记、3年采访创作,终成一书
《快递中国》以中通快递的创立、发展为主线,主要围绕上世纪末、本世纪初,浙江省桐庐县歌舞乡的农民聂腾飞、陈德军、赖梅松以及横村镇的农民喻渭蛟,呼亲唤友走出深山,在城市创建快递公司的故事展开。
这群来自浙江山里的农民,没有知识,没有人脉,也没有创业资金,将农民特有的文化和乡情、友情、亲情作为战略资源,凭借着农民的智慧和勤劳,最终在中国快递市场上创造了占据半壁江山的“三通一达”的奇迹。
这是一个庞大的群像描绘,为了广泛地积累写作素材,朱晓军和杨丽萍两位作者做了长达1年的采访工作。
浙江理工大学教授朱晓军说,为了完成这本书,他们对快递行业进行了从上到下的采访,最后整理的笔记就有100多万字,并在网上搜集了大量资料,还阅读了十几本有关快递的书。
“快递行业特别忙,有时候为了采访,需要等好几个小时。”朱晓军说。
前后3年的采访与创作过程中,在快递行业上层,他们先后采访了中通董事长赖梅松、申通董事长陈德军、圆通董事长喻渭蛟和韵达的副董事长陈立英。
而在基层,来自上海、北京、浙江、云南、广东、河南、四川、新疆等十几个省市近百名快递人则成为了他们的采访对象。
快递创业史里传递出浙江故事、浙江模式、浙江精神
“农民文化是讲情讲义,接地气。”朱晓军说,他希望通过此书展现出中国农民的梦想和辉煌。
“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,在快递公司里,他们将员工作为家人,连员工孩子上学的事都要管,还会给员工的父母发红包。这里面体现的都是一种农村特有的亲情和温暖。”朱晓军说。
朱晓军说,在过去,山里农民的梦想仅仅是自己的猪比别人家长得肥一点,自己家地里的红薯比别人家长得好一点,但到了70后那一代,他们的梦想就有了变化,有了走出大山的梦想和行动。
“这些快递企业的创立者都来自贫困地区,那时候一天才赚10块钱,有时候快递丢了,就要赔偿几千块钱。”朱晓军说,陈德军原来是做木匠的,后来赔了本,做快递就是为了还欠下的债。
“这一行很辛苦,但他不做这个,还能做什么呢?”朱晓军说。
正是这种破釜沉舟、没有退路的选择,才使这些来自浙江山里的快递人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将“三通一达”红红火火地做了起来。
杭州市作家协会主席艾伟说,以前感觉每个城市都有一部反映自己的作品,像《温州一家人》等,但杭州一直没有,现在,《快递中国》这部书可以说是一部能够局部反映杭州的作品了。“它反映的是一种新经济,是杭州的创新活力。”艾伟说。
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、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曾对《快递中国》给予高度评价:“这个题材非常好!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农民的梦,也是浙江创业的典型,是浙江精神的体现。这个表现形式非常有意义,这样的作品非常好!”
据悉,《快递中国》2015年入选浙江省文化精品工程项目和杭州市文化精品工程项目,2015年10月在《北京文学》首发,荣获北京文学(2014-2016)年度奖。2016年3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与重庆出版社联袂推出,2017年3月再次印刷,出版后社会反响强烈。
2017年1月,台湾秀威出版社出版中文繁体字版。